上一版/ 04 版:副刊 /下一版  [查看本版大图
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
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

“文博热”的风,吹到了乡村

新即墨 新闻    时间:2024年01月03日    来源:新即墨

  即墨区龙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小学生参观前东葛村“村史馆”。(薄雅蔚 摄)
  游客在即墨区灵山街道乡村记忆馆参观。(林秀桂 摄)
  “如果把博物馆看作夜晚的灯,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时间里,这‘灯光’只亮在城市。”
  说起乡村博物馆,很多人会提到这句话。但如今,“灯光”也开始在很多乡村亮起,一座座“村博”不断出现。与“村超”“村BA”“村排”等极具动感的“村级”赛事相比,“村博”则像是一个安静的存在,无声地讲述着历史,让深藏在乡村的传统文化活起来、传出去。
  近年来,“文博热”风靡全国,一座座“草根级”的乡村博物馆,也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文旅新热点。如何在一众博物馆中更为“显眼”,凭借乡土特色成功“出圈”,也成为很多“村博”面前的必答题。



  “乡土是中国社会的底色”,费孝通的《乡土中国》,让很多人发现,乡村中的文化传统像是树根,虽不引人注目,但却是人们的精神源泉。
  各地不断“上新”的乡村博物馆,有的彰显革命精神,有的钩沉名人史迹,有的着眼非遗保护,为乡土文化增添许多光亮。
  一个村庄的“立体史书”。村名,往往蕴含着村史。如青岛即墨的催诏村,因汉代时刘邦下诏催促田横去洛阳发“催诏书”而得名。该村刚刚建成的乡村博物馆里,存放着丰富的老物件等资料,悠久的历史变得可观可感。
  很多村名中也蕴含着诗意和历史感。今年,全国各地开展“乡村著名行动”,助力乡村振兴工作,让乡村更加“著名”。而乡村博物馆的建立,使得乡村文化以更具象、生动的方式走近大众。
  民俗文化的“沉浸体验”。在青岛多家“村博”内,锄头、爬犁、老风箱、背篼、笸箩、架子车……这些老物件构成了一幅村庄历史的“时光相册”和“文化拼图”。
  拥有2000年历史的红席,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泊里大集……一件件物品,一个个生活场景,都搬进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民俗博物馆;走进崂山区古法榨油博物馆,嗅一下“古香”;来到平度市石桥民间美术博物馆,现场体验熏画制作的非遗之美,赏一番“古色”……而如果走远一些,去绍兴的鲁迅外婆家乡村博物馆,可以“遇见”童年的鲁迅。
  可以触摸的“乡愁乡恋”。一些乡村博物馆建好后,迅速成为触摸“看得见的乡愁”的“入口”,城里的游客来感受不一样的乡村风情。在春节、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前后,返乡游子来这里“寻根”成为一种新习俗,留住历史,留住乡愁也成为大家的共同心愿。
  这种特别的“乡村奇妙游”,为众多游客和游子打开了一个新的文化空间,滋养和丰盈了精神世界。



  “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”。一座座乡村博物馆蓬勃生长,成为亮眼的人文景观,人们也在探究这些“新校”的成长机理。
  打造文化“储存卡”历史“解码器”。广袤而安静的村庄,孕育了许多的民间文化和艺术。
  有学者研究“村庄里的艺术”后提出“活态文化”概念,认为活态的乡村艺术面临长久存活的难题,特别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,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化生产已经取代了手工艺产品,导致许多传统手艺和纹样在现代社会逐渐消失。而通过文献、博物馆来保留和研究,是一种重要的“存活”方式。
  使大家“富脑袋”也能“富口袋”。文化是乡村振兴的“关键性变量”,乡村博物馆是文旅融合的一条纽带。兴建乡村博物馆,能够使其成为美化乡村的一道风景,为日益“美起来”的乡村锦上添花,助推乡村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,为乡村富裕助一臂之力。同时,“博物馆+文创”“博物馆+研学”等业态,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  用“小支点”撬动社会资源“大投入”。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,乡村的文化生活需求也不断提升,乡村博物馆的出现,打通了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  在投资建设乡村博物馆过程中,也展示和传播了乡村文化,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关注乡村文旅产业,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动能。



  “热开张”的乡村博物馆,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持续“热下去”。
  毋庸讳言,乡村博物馆建设中也遇到一些问题,如片面追求“高大上”,相互攀比“撑面子”,陈列内容“同质化”等。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,“村博”该如何走出新路?
  比如,把握“土且特”的生存法则,突出“土味”和“特色”。在乡村中,有很多已经或即将消失的,或者失去原有保存条件的非遗,要对它们进行大力发掘与展示,突出有品位的“土味”,将乡村历史文化“原貌”展示出来、保存下来。
  “土里不土气”,乡村也有一种具有自然主义的洋气的风物生活,关键要找准和放大特色,做到“一馆一策”“一村一品”。若村庄历史特色鲜明,可建设乡史馆;若村庄名人辈出,可建设乡贤馆;若村庄非遗保护项目较多,可建设非遗展示馆……打造出更多具有乡村特色标识和公众时代记忆的乡村文化场馆。
  再如,写好“后半篇”文章,“活起来”还要“火起来”。“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。”
  “活”与“火”是乡村博物馆建设的两个关键字。馆内之“活”,包括多个方面,如加强讲解服务,让老物件开口说话,让旧时光温暖人心,讲好乡村故事,弘扬乡村文化。适当利用最新技术手段,从感觉、听觉、触觉多层次多角度还原历史的鲜活。还可在馆内搭建非遗展示推介平台,设计出富有新意的文创产品,把“指尖技艺”转化为“指尖经济”。
  馆外之“火”,如探索多元化投资及运管模式,打造文旅热点,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互哺,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。
  丰富的乡土民俗文化,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和记忆,期待乡村博物馆对其更好地容纳和“活化”,让我们的“文化之美”“历史之美”“乡村之美”处处绽放。
(转自青岛宣传)